【成语故事一诺千金】“一诺千金”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源自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季布。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其承诺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千金。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一诺千金”最早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得到一百斤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承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季布的诚信和重诺精神。
季布是秦末汉初的著名人物,曾是项羽的部下,后来归顺刘邦。他为人正直,言出必行,因此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信誉极高,以至于当时有句俗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二、成语含义与用法
含义:
“一诺千金”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其承诺的价值极高,甚至比金钱还要珍贵。
用法:
常用于赞美他人或自己在承诺上的坚定与可靠。例如:
- 他一向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 在关键时刻,只有真正一诺千金的人才能赢得信任。
三、成语故事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诺千金 |
出处 |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拼音 | yī nuò qiān jīn |
含义 | 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信守承诺,其承诺价值极高 |
历史人物 | 季布(西汉时期) |
成语用法 | 赞美他人或自己的诚信品质 |
现代意义 |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鼓励人们言而有信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诺千金”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准则。无论是商业合作、人际交往,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承诺,都离不开“信”的基础。一个讲信用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与信赖,也更容易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五、结语
“一诺千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言出必行,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传统美德依然值得我们去传承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