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简称“熊猫基地”,是中国最著名的大熊猫保护与研究机构之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立于1987年,最初名为“成都动物园大熊猫繁殖研究基地”,后于1996年正式更名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该基地不仅承担着大熊猫的保护、繁育、科研和科普教育等重要职能,还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熊猫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人员。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之一,熊猫基地在大熊猫的种群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基地成功实现了大熊猫的圈养繁殖,并为野外种群的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此外,基地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概况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
英文名称 |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
成立时间 | 1987年(原名);1996年正式更名 |
地理位置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建筑面积 | 约100公顷 |
主要功能 | 大熊猫保护、繁殖、科研、科普教育 |
繁殖成果 | 已成功繁殖多只大熊猫,包括双胞胎、三胞胎等 |
游客接待 | 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
国际合作 | 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熊猫保护交流 |
科研成果 | 发表多篇大熊猫保护相关论文,获得多项专利 |
教育活动 | 开展多种公众教育项目,提升大众保护意识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不仅是大熊猫的家园,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它以科学的方式守护这一珍稀物种,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努力与成就。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大熊猫的魅力与保护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