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赤壁全文】《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及内容分析。
一、原文内容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诗歌
这首诗通过描写赤壁战场上的遗物——断裂的战戟,引出对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回忆。诗人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并通过对“东风”这一自然力量的假设,暗示了历史成败往往取决于偶然因素。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是以美人被囚为喻,暗指若赤壁之战失败,东吴的命运将更加悲惨,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历史反思意味。
三、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杜牧(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借古讽今,借赤壁之战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
诗句解析 | “折戟沉沙铁未销”:战戟沉入沙中,锈迹未尽,暗示战争的痕迹犹在 “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己将战戟磨洗,辨认其来历,体现对历史的关注 “东风不与周郎便”:假设如果东风没有帮助周瑜,结果可能不同 “铜雀春深锁二乔”:若赤壁战败,大乔、小乔将被曹操所俘,象征东吴的悲剧 |
主旨思想 | 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强调偶然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借古讽今,富有哲理 |
四、结语
杜牧的《赤壁》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历史哲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赤壁战场的遗迹,借古讽今,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牧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