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巧舌如簧的解释

2025-09-11 01:27:16

问题描述:

巧舌如簧的解释,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01:27:16

巧舌如簧的解释】“巧舌如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能说会道、口才出众,尤其是指那些善于言辞、能言善辩、甚至可能花言巧语的人。这个成语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表示说话虽然动听,但未必真诚或可信。

一、成语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巧舌如簧
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巧舌如簧,利口覆邦。”
释义 形容人能说会道,口才好,但有时带有贬义,指花言巧语、不切实际的言语。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说话技巧高超,但可能缺乏诚意或真实内容。
近义词 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巧言令色
反义词 呆头呆脑、笨嘴拙舌、寡言少语
例句 他虽巧舌如簧,但终究无法掩盖事实真相。

二、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巧舌如簧”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描述那些擅长表达、善于说服他人的人。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过于浮夸、言过其实。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褒贬含义。

例如:

- 褒义用法:他在演讲中巧舌如簧,赢得了全场掌声。

- 贬义用法:他只是巧舌如簧,根本没有实际行动。

三、总结

“巧舌如簧”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体现了语言的魅力,也提醒我们在欣赏口才的同时,不要忽视话语背后的真诚与实质。它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都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需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误解或误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