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是写谁的】“完璧归赵”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蔺相如护送和氏璧返回赵国的故事,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忠诚。那么,“完璧归赵”到底是写谁的呢?下面将从故事背景、人物角色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强盛,赵国弱小。秦王得知赵国有稀世珍宝“和氏璧”,便以欺骗手段要求赵国交出此宝。赵国不敢得罪秦国,但又不愿失去国宝,于是派蔺相如前往秦国交涉。
二、人物角色分析
角色 | 身份 | 作用 |
蔺相如 | 赵国大夫 | 主角,智勇双全,成功保全和氏璧并使其归赵 |
秦王 | 秦国君主 | 欺骗赵国,企图夺取和氏璧 |
赵王 | 赵国君主 | 授权蔺相如出使秦国,信任其能力 |
三、故事核心内容
蔺相如在秦国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巧妙周旋,最终在秦王面前揭露了秦国的虚伪意图,并以“宁赴秦而死,不辱使命”的态度迫使秦王不得不放回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安全返回赵国,完成了“完璧归赵”的壮举。
四、成语含义
“完璧归赵”原意是“完好无损地把玉璧送回赵国”,后引申为“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常用来形容人有责任感、讲信用、不贪图利益。
五、结论
综上所述,“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主要描写的是蔺相如的事迹。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保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因此,可以说“完璧归赵”是写蔺相如的。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成语含义 | 完好无损地归还物品 |
主要人物 | 蔺相如 |
故事背景 | 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外交事件 |
核心精神 | 智慧、忠诚、勇敢、守信 |
历史意义 | 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骨与责任担当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完璧归赵”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诚信与智慧的价值观。而这一典故的核心人物——蔺相如,也因此被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