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是的梗出自哪里】“啥也不是”这个网络用语近年来在社交平台和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常被用来调侃某些事物、行为或结果毫无意义、没有价值。但它的来源却并不为人熟知。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啥也不是”这一梗的起源与演变,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梗的起源总结
“啥也不是”最早并非网络流行语,而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什么都不是”,通常带有否定或贬义的语气。例如:“这玩意儿啥也不是,根本没用。”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但在网络环境中,它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网络用语。
据部分网友考证,“啥也不是”作为网络梗的流行,可能与2018年左右的一段短视频有关。视频中有人对某些现象进行夸张描述,随后配上“啥也不是”的台词,引发网友模仿和二次创作,从而让该词迅速走红。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啥也不是”与一些网络事件或人物的言论有关,比如某位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使用了类似的说法,引发了广泛讨论。
二、梗的演变与传播
时间 | 发展阶段 | 内容说明 |
2015年前 | 口语化表达 | “啥也不是”是普通口语,用于形容无价值的事物 |
2016-2017年 | 初步网络化 | 部分网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该词,但尚未形成统一梗 |
2018年 | 网络爆火 | 某段视频或事件带动该词走红,成为网络热词 |
2019年后 | 多场景应用 | 被用于评论、表情包、段子等多种形式,成为常用网络用语 |
三、梗的使用场景
“啥也不是”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
- 讽刺:用于批评某种行为或结果毫无意义。
- 自嘲:有时也用于自我调侃,表示自己“啥也不是”。
- 调侃:在朋友间开玩笑时使用,带有轻松幽默的意味。
四、相关衍生内容
随着“啥也不是”逐渐流行,也衍生出许多相关的网络用语和表达方式,如:
- “啥也不是,就图个乐呵”
- “这玩意儿啥也不是,别当真”
- “我啥也不是,但我快乐”
这些表达进一步丰富了该梗的内涵,使其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
五、总结
“啥也不是”原本只是普通口语,后来因网络环境的推动,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讽刺、调侃意味的网络用语。尽管其确切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在近年来的网络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大众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结语
网络语言的变化往往源于生活中的点滴,而“啥也不是”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无论是调侃还是自嘲,它都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的一种态度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