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的意思】“茕茕孑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原意是“孤单一人”,后被广泛用来描述人在困境中无人陪伴的凄凉景象。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茕茕 | 孤独的样子 |
| 孑立 | 独自站立,没有依靠 |
整体意思:形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没有任何人陪伴或支持,表现出极度的孤独和无助。
二、出处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彼美孟姜,会于大邦,既见君子,庶几说(悦)矣。”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表达中,形容人处境艰难、孤独无助 |
| 使用场景 | 描述个人情感状态、描写人物心理、文学创作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词语 |
| 近义词 | 孤苦伶仃、形影相吊、独来独往 |
| 反义词 | 成双成对、左右逢源、众星捧月 |
四、使用示例
1. 文学示例:
“他年少丧父,母亲病重,家中无人照应,真是茕茕孑立,举目无亲。”
2. 日常表达:
“在异乡打工,每天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真是茕茕孑立,心酸不已。”
五、总结
“茕茕孑立”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表达了人在孤独、无助时的心理状态。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时非常贴切。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