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思是什么】“窗含西岭千秋雪”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原文为: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从窗口望去,看到远处西岭(即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仿佛凝固了千年的寒冷与宁静。诗句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壮美,也蕴含着诗人对时间、历史和人生的感悟。
一、诗句解析
词语 | 含义 | 解析 |
窗 | 诗人所处的位置,象征观察世界的角度 | 表示诗人从窗户向外眺望,是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 |
含 | 包含、容纳 | 指窗外的景色被“包含”在视野之中,形成一幅画境 |
西岭 | 西边的山岭,指岷山 | 岭名,具体地理位置可能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多指四川西部的山脉 |
千秋雪 | 终年不化的积雪 | “千秋”表示时间久远,“雪”象征纯洁、冷峻与永恒 |
意思 | 整体含义 | 诗人通过描写窗外的雪山,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二、整体意义总结
“窗含西岭千秋雪”不仅是一句写景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观世事的心境。西岭的“千秋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使人在短暂的人生中感受到永恒的存在。
此外,这句诗也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通过一个简单的画面,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相关背景补充
-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生活相对安定,心境较为平和。
- 风格特点: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绝句四首》第三首 |
诗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作者 | 杜甫 |
释义 | 从窗户望去,西岭上的积雪历经千年仍不融化 |
意境 | 自然之美、时间的永恒、心境的宁静 |
艺术特色 | 以小见大、写景抒情结合 |
思想内涵 | 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窗含西岭千秋雪”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杜甫诗意世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