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花是指谁】“羞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其美丽,连花儿都感到羞愧。这个词语源于古代文学典故,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羞花”,但后人根据诗意衍生出“羞花闭月”的说法,用以形容女子的美貌。
在历史和文学中,“羞花”通常与“闭月”并用,合称“闭月羞花”,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世容颜。其中,“闭月”指的是貂蝉,“羞花”则指杨贵妃。因此,严格来说,“羞花”指的是杨贵妃。
总结: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对应人物 | 常用搭配 |
羞花 | 形容女子容貌极美,令花儿羞愧 | 古代文学典故 | 杨贵妃 | 闭月羞花 |
文字说明:
“羞花”一词虽未在古籍中明确出现,但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赞美女性的美貌。杨贵妃因美貌倾国倾城,传说她一笑,连花儿都为之失色,因此被称为“羞花”。这一说法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浪漫化想象。
需要注意的是,“羞花”并非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是文学修辞中的象征性表达。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是作为“闭月羞花”这一成语的一部分出现,用来形容女子的绝世容颜。
总之,“羞花”是指杨贵妃,是古代文人对女性美貌的一种高度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