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意思简述】“兔死狗烹”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原意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煮吃掉。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被抛弃或遭到迫害。常用于形容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功臣被主子所弃,甚至遭遇不幸。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兔死狗烹 |
拼音 | tù sǐ gǒu pēng |
出处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原意 |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烹煮吃掉 |
引申义 | 成功后功臣被抛弃或遭迫害 |
二、成语来源
“兔死狗烹”最早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的劝谏。他指出,越王勾践只会在灭吴之后才对功臣下手,就像猎人把猎狗烹食一样。这句话揭示了权力斗争中常见的现实:当目标达成,曾经的帮手可能成为威胁,从而被清除。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历史事件 |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蓝玉等人被朱元璋诛杀 |
现代职场 | 某员工为公司立下大功,但最终被裁员或排挤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常用来描写权谋斗争中的牺牲者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有过则弃、鸟尽弓藏 |
反义词 | 功成身退、知恩图报 |
五、总结
“兔死狗烹”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注意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在现实中,功臣往往容易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因此,保持低调、谨慎行事,是避免悲剧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