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居所的渴望,以及对天下寒士安居乐业的深切期盼。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句来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原文句子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创作背景 | 诗人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困苦,借诗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
诗句含义 |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座坚固的房屋,哪怕自己独居破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
二、诗句解析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的“突兀”意为突然出现、高耸。诗人用“突兀”形容房屋的高大稳固,表达出对安定生活的强烈渴望。他并非为自己求安逸,而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有房可住,体现出其“兼济天下”的胸怀。
三、诗句的现实意义
杜甫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个人遭遇的写实之作,更是一种社会关怀的体现。他通过自己的苦难,折射出当时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更是成为千古名句,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
四、下一句分析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紧接上句的下一句。意思是:“即使我的茅屋被风吹破,我一个人受冻而死,我也心甘情愿。”这句话充分展现了杜甫以民为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表格总结
诗句 | 含义 | 情感基调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渴望安定生活 | 渴望、期盼 |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甘愿牺牲自己,保天下人安居 | 心甘情愿、无私奉献 |
六、结语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诗人不仅仅是吟风弄月,更是关注民生、心怀天下的智者。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