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原文】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广为流传。诗中通过比喻手法,将春天的柳树比作一位美丽女子,展现了春日柳枝的柔美与生机。
全诗如下: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以“碧玉”形容柳树的青翠,用“绿丝绦”描绘柳条的柔美,最后以“二月春风似剪刀”收尾,既表达了对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原文及解析表格
诗句 | 原文 | 解析 |
第一句 | 碧玉妆成一树高 | 将柳树比作穿着碧玉装饰的美人,突出其高耸挺拔的姿态。 |
第二句 | 万条垂下绿丝绦 | 描写柳条如绿色丝带般垂落,展现柳枝的柔美与飘逸。 |
第三句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提出疑问,表达对柳叶精妙形态的惊叹与好奇。 |
第四句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用春风拟人化为剪刀,形象地说明春风巧妙地塑造了柳叶的形状。 |
三、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性格豪放,才华横溢,尤以诗歌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美感,代表作品有《回乡偶书》《咏柳》等。
四、艺术特色
1. 比喻生动: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碧玉”、“绿丝绦”、“剪刀”,使柳树的形象更加鲜活。
2. 语言简练:全诗仅28字,却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而富有画面感。
3. 拟人手法:将春风拟人化为“剪刀”,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和智慧,增强了诗意的趣味性。
五、结语
《咏柳》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它告诉我们,自然界中的美并非偶然,而是由时间与自然之力共同创造的结果。贺知章以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想象,为我们留下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