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的意思】“难兄难弟”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字面意思是“困难的哥哥和困难的弟弟”,用来形容两人处境相似、遭遇相同,常常一起面对困境。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密切、互相支持,也常带有调侃或讽刺的意味。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难兄难弟 |
拼音 | nàn xiōng nàn dì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虽未直接出现“难兄难弟”,但此成语多用于描述兄弟间共同经历困境) |
本义 | 原指兄弟二人同受困苦,后引申为处境相似、命运相近的人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两个朋友或同事处境相似,也常带有一种调侃或自嘲的语气 |
二、用法举例
句子 | 解释 |
他们俩真是难兄难弟,一个失业,一个创业失败。 | 形容两人境遇相似,都处于困境中。 |
这次考试没及格,我和他算是难兄难弟了。 | 表达两人同样失败,带有自嘲意味。 |
他们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是真正的难兄难弟。 | 强调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共同经历。 |
三、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认为“难兄难弟”是贬义词 | 实际上,它可以根据语境不同,既可褒义也可贬义 |
将“难兄难弟”理解为“兄弟情深” | 虽有兄弟之意,但更强调“共患难”的情境 |
错误使用在非兄弟关系中 | 该成语不仅限于兄弟,也可用于朋友、同事等关系 |
四、总结
“难兄难弟”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最初用于描述兄弟间的共同困境,后来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中。它既可以表达一种相互扶持的情感,也可以带有调侃或讽刺的意味。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成语本义、现代用法及常见误区,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难兄难弟”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