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是什么意思】“感同身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他人遭遇的理解和共情。虽然字面上看起来像是“感觉和亲身经历一样”,但实际上它更强调的是在情感上与他人产生共鸣,而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亲身经历”。
一、词语解释
| 词语 | 意思 |
| 感同身受 | 指对别人的处境或感受有深切的体会,仿佛自己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
二、词语来源
“感同身受”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敬,贵相敬道。故曰:‘感同身受,不言而信。’”后来被广泛用于表达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
三、常见用法
| 场景 | 示例 |
| 表达共情 | “你经历的这些困难,我感同身受。” |
| 听到别人的故事 | “听到他的经历,我真是感同身受。” |
| 回应感谢 | “谢谢你的关心,我真的感同身受。” |
四、使用注意点
| 注意点 | 解释 |
| 不宜用于字面意义 | “感同身受”不是说真的经历过,而是情感上的认同。 |
| 避免过度使用 | 如果频繁使用,可能会显得不够真诚。 |
| 可搭配具体情境 | 更能体现真诚的情感表达。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
| 反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无动于衷 |
六、总结
“感同身受”是一种表达共情的方式,强调在情感上理解和认同他人的经历。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连接的重要方式。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让沟通更加温暖、真实,也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