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亮节是什么意思】“高风亮节”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个词语常用于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操守、不为名利所动、坚持正义的人。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 高风 | 指高尚的风范或品德,如清廉、正直等 |
| 亮节 | 指坚定的节操或气节,如忠诚、廉洁、勇敢等 |
整体来看,“高风亮节”强调的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立场。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高风亮节,不可及也。”
- 用法:多用于称赞他人,也可自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近义词:坚贞不屈、清正廉明、德高望重
- 反义词:卑躬屈膝、贪生怕死、趋炎附势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高风亮节”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压力或困难时,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无论是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交往中,拥有“高风亮节”的人往往更受人尊敬和信赖。
四、举例说明
| 场景 | 示例 |
| 历史人物 | 文天祥宁死不屈,被誉为“高风亮节”的典范 |
| 现代职场 | 一位员工拒绝参与不正当竞争,坚守职业操守 |
| 家庭关系 | 一位长辈坚持原则,不因亲情而违背法律 |
五、总结
“高风亮节”是中华文化中对高尚人格的高度评价,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在当今社会,这一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内心的正直与坚定。
通过了解“高风亮节”的含义、出处、用法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的文化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高尚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