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是什么时候】张骞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他两次出使西域,为中原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起点。
一、张骞出使西域的时间总结
张骞共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出使西域的行动,分别发生在西汉武帝时期。这两次出使不仅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也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
- 时间:公元前138年
- 背景: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 目的:联络大月氏,形成抗匈联盟。
- 结果:张骞在途中被匈奴俘虏,历经十余年才逃脱,最终到达大月氏,但未能达成军事同盟。
- 意义:虽然任务未完成,但张骞带回了大量关于西域的地理、物产和风俗的信息,为后来的交流打下基础。
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 时间:公元前119年
- 背景: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巩固对匈奴的打击。
- 目的:建立更广泛的外交关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结果:张骞成功抵达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国,并带回了葡萄、苜蓿、石榴等西域特产。
- 意义:这次出使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二、张骞出使西域时间对比表
项目 | 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38年) | 第二次出使(公元前119年) |
时间 | 公元前138年 | 公元前119年 |
背景 | 联合大月氏抗匈 | 加强西域联系,巩固边疆 |
目的 | 寻找盟友,建立抗匈联盟 | 建立广泛外交关系,促进交流 |
结果 | 被匈奴俘虏,未能达成目标 | 成功到达多国,带回多种物资 |
意义 | 开启西域探索,获取重要信息 | 促进东西方交流,奠定丝绸之路基础 |
三、结语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虽然初衷不同,但都对汉朝与西域的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次出使虽未达预期,但为后续的外交活动积累了经验;第二次则真正实现了汉朝与西域的直接联系,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张骞的远行,不仅是个人的壮举,更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