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吐蕃传】《旧唐书》是唐代史学家刘昫等人编撰的一部官修史书,记载了唐朝从高祖李渊至宣宗李忱共21帝的历史。其中,“吐蕃传”是《旧唐书》中专门记载吐蕃历史与唐朝关系的重要篇章之一。该篇内容详实,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及文化互动。
一、
“吐蕃传”主要记述了吐蕃王朝的起源、发展及其与唐朝之间的交往。吐蕃位于今西藏地区,自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后,逐渐成为青藏高原上的强大政权。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联姻、战争、和亲、外交等,体现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深刻联系。
文章还提到吐蕃在安史之乱后势力大增,一度攻占长安,并对唐朝边疆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记录了唐朝在吐蕃问题上的应对策略,如设置边防、加强防御、派遣使者等。
此外,“吐蕃传”还介绍了吐蕃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佛教为主)、风俗习惯以及其在中原王朝中的地位变化。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旧唐书·吐蕃传》 |
| 作者 | 刘昫等(五代时期) |
| 成书时间 | 后晋天福年间(936–947年) |
| 主要内容 | 吐蕃的起源、发展、与唐朝的交往、战争、和亲、外交关系等 |
| 吐蕃起源 |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 |
| 与唐朝关系 | 联姻(文成公主入藏)、战争(如安史之乱后攻陷长安)、外交交涉 |
| 政治影响 | 吐蕃在唐朝后期成为重要边患,曾多次侵扰边境 |
| 文化特点 | 佛教盛行,重视礼仪与传统,社会结构以部落为主 |
| 历史评价 | 反映了唐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三、结语
《旧唐书·吐蕃传》作为一部正史文献,为后人研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吐蕃的历史演变,也反映了唐朝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策略与困境。通过这部传记,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古代中国与周边民族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这种互动对国家政治格局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