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解

2025-05-19 22:45:26

问题描述: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解,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22:45:26

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君子,未尝有志于文章,而其文卒如此者,盖气之大小不同耳。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乡,循海岱,越嵩华,至于京师。入则周公、召公、太公之遗迹,出则有燕赵齐楚之士。余始得于心,不敢忘。

夫子之文章,传之万世而不朽者,以其气也。辙之来也,未尝有志于文章,而其文卒如此者,亦气之大小不同耳。愿太尉以当世之事,勉之以养气之道,则辙之文,必有可观者矣。

解读

一、文章主旨

苏辙在文中表达了对韩太尉的敬仰,并通过阐述自己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经历,希望得到韩太尉的指导。他认为文章的写作依赖于内在的“气”,而这种“气”需要通过实践和阅历来培养。

二、关键概念解析

1. 气:苏辙强调“文者气之所形”,即文章是作家内在气质的外化。他将“气”视为文学创作的核心要素,认为它来源于作家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境界。

2. 养气:苏辙引用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观点,指出“气”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他以司马迁为例,说明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广泛的知识积累有助于提升作家的气质。

三、作者的自我剖析

苏辙自述年轻时因生活环境的局限,未能充分激发志气。后来毅然离开家乡,游历四方,增长见识,最终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定的高度。这表明他深刻认识到实践对于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四、对韩太尉的期待

苏辙希望韩太尉能够指导自己如何更好地“养气”,并鼓励他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磨练,从而写出更有价值的作品。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前辈的尊重以及对自身发展的追求。

总之,《上枢密韩太尉书》不仅是一封求教信,更是苏辙对自己文学思想的一次总结和升华。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青年才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他不懈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