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杜甫诗三首古今异义】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三首诗——《春望》、《登高》和《蜀相》时,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意思不同的现象。这些词语被称为“古今异义词”。理解这些词语的古今差异,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以下是对这三首诗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古今意义的对比。
一、古今异义词总结
1. “国”
- 古义:国家、都城(如“国破山河在”)
- 今义:国家、祖国
2. “涕”
- 古义:眼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今义:鼻涕
3. “怜”
- 古义:爱、喜爱(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今义:同情、怜悯
4. “多”
- 古义:很多(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今义:数量大,但多用于形容程度或状态
5. “作”
- 古义:做、从事(如“万里悲秋常作客”)
- 今义:写作、创作、作为
6. “身”
- 古义:身体(如“百年多病独登台”)
- 今义:自己、自身
7. “落日”
- 古义:夕阳、黄昏(如“落日故人情”)
- 今义:太阳下山的时间
8. “孤舟”
- 古义:孤单的小船(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今义:孤独的船只,多用于比喻孤独的心境
9. “风急天高”
- 古义:风很大,天空很高(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 今义:描述天气状况,不带情感色彩
10. “江”
- 古义:河流(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 今义:泛指较大的河流
二、古今异义词对照表
| 词语 | 古义 | 今义 |
| 国 | 国家、都城 | 国家、祖国 |
| 涕 | 眼泪 | 鼻涕 |
| 怜 | 爱、喜爱 | 同情、怜悯 |
| 多 | 很多 | 数量大,但多用于形容程度或状态 |
| 作 | 做、从事 | 写作、创作、作为 |
| 身 | 身体 | 自己、自身 |
| 落日 | 夕阳、黄昏 | 太阳下山的时间 |
| 孤舟 | 孤单的小船 | 孤独的船只,多用于比喻孤独的心境 |
| 风急天高 | 风很大,天空很高 | 描述天气状况,不带情感色彩 |
| 江 | 河流 | 泛指较大的河流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杜甫诗歌中的许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了语义的变化。了解这些古今异义词,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结合上下文和历史背景,灵活运用古今词汇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