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三首诗歌是学习唐代诗歌艺术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分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还能体会到他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一、诗歌
| 诗歌名称 | 作者 | 体裁 | 写作背景 | 主题思想 | 艺术特色 |
| 《秋兴八首(其一)》 | 杜甫 | 七言律诗 | 晚年漂泊生活,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 意象丰富,情感沉郁,语言凝练 |
| 《咏怀古迹(其三)》 | 杜甫 | 七言律诗 | 借古抒怀,借王昭君之事表达个人遭遇 | 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 借古讽今,情景交融 |
| 《登高》 | 杜甫 | 七言律诗 | 晚年病重、漂泊无依时所作 | 表现诗人孤独、衰老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 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
二、诗歌赏析要点
1. 《秋兴八首(其一)》
-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描绘了秋日萧瑟的景象,奠定了全诗的悲凉基调。
- 颔联写景转情,由自然景象引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 尾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
2. 《咏怀古迹(其三)》
- 诗人借王昭君的故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是对现实的讽刺。
-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3. 《登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表现了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哲理。
- 诗中既有个人的悲凉,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杜甫“诗史”的特点。
- 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动人。
三、学习建议
- 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体会杜甫诗歌中的情感层次,理解其“沉郁顿挫”的风格。
-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 多朗读、背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与节奏感。
通过学习《杜甫诗三首》,我们不仅能够提升文学素养,更能深入理解杜甫作为“诗圣”的精神世界与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