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感遇张九龄古诗解释

2025-10-31 21:47:41

问题描述:

感遇张九龄古诗解释,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1 21:47:41

感遇张九龄古诗解释】《感遇》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十二首。这些诗多以自然景物为意象,借物抒怀,寄托诗人对人生、仕途、国家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张九龄作为开元盛世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其诗歌风格清新质朴,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一、

《感遇》系列诗歌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如兰桂、松柏、凤凰等,表达诗人高洁的志向、孤独的心境以及对时局的忧虑。这些诗不仅体现了张九龄个人的品格修养,也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二、主要篇目及内容简析

篇目 内容概要 主题思想
感遇一 描写孤桐高洁,不随俗流,象征诗人不屈的品格 表达高洁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感遇二 以兰桂比德,强调内在修养高于外在声名 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反对虚荣浮华
感遇三 借松柏之坚贞,喻己志不改 表现坚定信念,不因环境变化而动摇
感遇四 描述凤凰不鸣,暗示时运不济 表达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与对时局的不满
感遇五 以草木凋零比喻世事无常,抒发人生感慨 表现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悟
感遇六 通过寒梅凌霜开放,表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赞扬坚强意志与不畏艰难的品质
感遇七 以幽兰自喻,表达孤高自守的心态 抒发孤独心境与对清高人格的追求
感遇八 描写山中隐士生活,体现超然物外的情怀 表现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归隐之志
感遇九 以竹子为喻,赞扬其虚心有节的品质 强调谦逊有德、内外兼修的人格追求
感遇十 借古贤之志,表达对理想的坚持 鼓励后人坚守正道、不惧逆境
感遇十一 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起伏,寓意深远 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接受与豁达态度
感遇十二 回顾往昔,感叹时光流逝,抒发怀旧之情 表现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人生感慨

三、总结

张九龄的《感遇》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他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人格、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文人心态的重要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