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是什么意思】“刚愎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坚持己见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决策或行动中缺乏灵活性、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的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 词语 | 刚愎自用 |
| 拼音 | gāng bì zì yòng |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人之言,刚愎而自用。” |
| 含义 | 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顾他人意见。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态度强硬,不接受建议或批评。 |
| 近义词 |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我行我素 |
| 反义词 | 虚心听取、从善如流、知错就改 |
| 语体 | 正式书面语 |
| 使用场景 | 批评某人做事不理智、不合作、不接受他人意见 |
二、成语解析与使用示例
“刚愎自用”中的“刚”指强硬、固执;“愎”指任性、固执;“自用”则是指只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听劝告。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不同意见时的固执和不妥协。
使用示例:
1. 他总是刚愎自用,不肯听取同事的意见,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2. 领导如果刚愎自用,很容易失去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3. 在团队合作中,应该避免刚愎自用,多听取大家的想法。
三、注意事项
- “刚愎自用”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
- 在日常交流中,可以适当使用该成语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但不宜频繁使用,以免显得刻薄。
- 如果想表达更委婉的批评,可以选择“不够灵活”、“过于坚持己见”等相对中性的说法。
四、总结
“刚愎自用”是形容一个人性格固执、不听劝告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决策过程中忽视他人意见、坚持己见的人。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观点,同时也能提升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