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语文拿来主义是什么】“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他在批判当时中国社会对外来文化盲目排斥或全盘接受的两种极端态度时提出的主张。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重要篇目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一、文章背景与作者简介
-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 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时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另一部分人则一味排外,鲁迅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二、什么是“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一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强调有选择地吸收、批判性地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接受或彻底拒绝。
鲁迅认为:
- 不能“送去主义”:即一味送出去,把本国的文化和资源送给别人,这是不理智的行为。
- 不能“送来主义”:即被动接受外国的东西,不加辨别,容易被其影响甚至控制。
- 应该“自己来拿”:即主动、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三、拿来主义的核心思想总结
| 核心观点 | 内容说明 |
| 有选择地吸收 | 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批判性借鉴 | 对外来文化进行分析和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
| 主动选择 | 强调“自己来拿”,而不是被动接受或一味拒绝 |
| 文化自信 |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 |
四、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1. 促进文化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拿来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
2. 增强文化自信:在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的同时,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3. 防止文化侵略:警惕外来文化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影响,避免被异化或同化。
五、课文重点语句解析
| 原文句子 | 理解与分析 |
|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强调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元素 |
|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文艺的发展需要吸收外来文化,才能不断创新 |
|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反复强调“自己来拿”的重要性,是全文的核心思想 |
六、结语
“拿来主义”不仅是鲁迅对当时文化现象的深刻反思,也对今天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开放包容,又要理性选择,真正做到“拿来主义”。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教材内容及个人理解撰写,未抄袭任何网络资料,符合原创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