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什么地什么】一、
“天高地厚”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或者比喻事物的复杂和深远。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小雅·正月》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后来在《论语·泰伯》中也有类似表达:“子曰:‘吾与点也!’”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天高地厚”,但后人根据其意境发展出了这一说法。
“天高地厚”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如形容一个人的志向高远、胸怀广阔,或形容事情的难度大、范围广等。
从字面来看,“天”代表天空、高远;“地”代表大地、厚重。两者结合,象征着宇宙的宏大与自然的深厚。因此,“天高地厚”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理想和人生的追求。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天高地厚 |
| 出处 | 《诗经·小雅·正月》《论语·泰伯》(虽未直接出现,但有相近表达) |
| 字面意思 | “天”指高远,“地”指厚重,合起来表示天地之广大、深奥 |
| 引申含义 | 形容人的胸怀宽广、志向远大;也可形容事物的复杂、深远 |
| 使用场景 | 用于赞美他人胸怀、志向,或描述事情的难度与广度 |
| 文化意义 | 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人应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
| 现代应用 | 常见于演讲、文章、文学作品中,用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
三、结语
“天高地厚”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挑战时,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正如古人所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有心中有“天”,脚下有“地”,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