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为政出处于哪里】“各自为政”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各单位、部门或个人在工作中缺乏统一协调,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行事。那么,“各自为政”这个成语到底出自哪里?它又有哪些含义和用法呢?下面我们将从出处、含义、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出处分析
“各自为政”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楚子使薳启强如晋,曰:‘昔者吾先君庄王,有疾,卜曰:‘不吉’,于是乎以王孙尹午为相,而以薳启强为司马。’……诸侯之大夫,各为其主,各自为政。”
这段话中提到“各自为政”,指的是各国的大夫各自为自己的国君效力,不听从统一指挥,表现出一种分散、独立的状态。
不过,现代语境中,“各自为政”更多是作为贬义词使用,强调的是组织内部缺乏协作,各行其是,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含义与用法
| 项目 | 内容 |
| 词义 | 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方法做事,不统一协调。 |
| 感情色彩 | 贬义词,常用于批评组织或团队中的不合作现象。 |
| 适用对象 | 多用于描述单位、部门、团体等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 |
| 常见搭配 | “各自为政”、“各自为政的现象”、“各自为政的后果” |
| 近义词 | 各自为战、各行其是、各自为营 |
| 反义词 | 统一指挥、协同合作、步调一致 |
三、典型用法示例
1. 在企业中,如果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就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2. 这个项目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团队成员“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
3. 政府部门之间应加强协作,避免“各自为政”带来的低效。
四、总结
“各自为政”这一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原意指各为其主、各自行动,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批评组织内部缺乏统一协调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个体或小团体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脱离整体目标,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因此,在现代管理中,提倡“协同作战”、“统一指挥”是避免“各自为政”的关键。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 |
| 含义 | 各自按自己意愿做事,缺乏统一协调 |
| 情感色彩 | 贬义 |
| 常见用法 | 批评组织内部分散、不合作现象 |
| 近义词 | 各自为战、各行其是 |
| 反义词 | 协同合作、统一指挥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的出处与用法,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