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不自胜的胜是什么意思】“喜不自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为高兴到极点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其中,“胜”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对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至关重要。
一、
“喜不自胜”中的“胜”字,意思是“能够承受”或“压制”。整句成语的意思是:高兴到了极点,连自己都无法控制,情绪激动得无法抑制。这里的“胜”表示“承受、压制”的意思,强调的是情绪的强烈程度超出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日常使用中,“喜不自胜”多用于描述人因喜悦而表现得非常激动、兴奋,甚至有些失态。例如:听到好消息时,喜不自胜地跳了起来。
二、表格解析
成语 | 喜不自胜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注:实际出处略有不同,但“喜不自胜”常被引用) |
释义 | 因高兴而无法自持,情绪激动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
“胜”字解释 | “胜”在此意为“承受、压制”,即“不能承受、无法压制”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极度的喜悦情绪,如:他听到获奖消息后,喜不自胜 |
近义词 | 喜出望外、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
反义词 | 悲痛欲绝、心灰意冷、无动于衷 |
三、结语
“喜不自胜”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过“胜”字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人们在极端喜悦状态下的情感失控。了解“胜”的具体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避免误用或误解。在写作或口语中,适当使用这类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