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销营业执照公司法是如何规定的】在日常经营中,企业若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违法企业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意味着该企业将失去合法经营的资格。那么,《公司法》对于吊销营业执照的规定有哪些呢?以下是对相关法律条文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严重违法企业的行政处罚手段之一。其主要适用情形包括:未依法登记注册、擅自变更经营范围、长期不开展经营活动、提供虚假信息等。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将不得继续从事任何经营活动,且需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吊销营业执照与“注销”不同,前者是因违法行为导致的强制终止,后者是企业主动申请结束营业。企业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仍需履行清算义务,否则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法人资格依然存在,但经营资格被剥夺,直至完成注销程序为止。
二、表格展示
| 法律依据 | 内容概述 |
| 《公司法》第209条 | 公司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
| 《公司法》第211条 | 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 《公司法》第213条 | 公司在合并、分立、解散过程中,未依法清算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
| 《公司法》第214条 | 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
| 《公司法》第217条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其赔偿;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可能引发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的风险。 |
三、注意事项
- 吊销营业执照是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对企业信用和后续经营有重大影响。
- 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需先进行清算,再向工商部门申请注销。
- 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
综上所述,吊销营业执照是公司法中对违法行为的重要惩戒措施,企业应严格依法经营,防止因疏忽或故意行为而受到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