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覆巢无完卵出处于哪里

2025-10-27 20:15:14

问题描述:

覆巢无完卵出处于哪里,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7 20:15:14

覆巢无完卵出处于哪里】“覆巢无完卵”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整体遭受毁灭或重大打击的情况下,其中的个体也难以幸免。这句话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出处来源

“覆巢无完卵”最早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原文如下:

> “今若取之,虽有百子,亦无益也。”

> 融曰:“愿得先死!”

> 曰:“卿何不早言?吾欲杀汝,岂以百子为辞?”

> 融曰:“我虽不肖,犹知此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这段话是孔融在面对曹操的威胁时所说,表达了他对家族命运的无奈与悲愤。他用“覆巢无完卵”来比喻如果整个家庭(或家族)被毁,那么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也无法幸免于难。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覆巢 比喻整个家族或群体遭到毁灭
无完卵 没有完整的鸡蛋,比喻个体无法保全
成语整体含义 在整体遭受毁灭的情况下,个体也难以幸免

三、历史背景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也是孔子的后代,才学出众,但性格刚直,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害。他在临死前说“覆巢无完卵”,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权力斗争残酷的控诉。

这句成语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个人很难独善其身。

四、现代应用

场景 应用示例
政治 官员腐败案中,牵连多人,可用“覆巢无完卵”形容
商业 企业破产导致员工失业,可比喻为“覆巢无完卵”
文化 文学作品中常用此句表达悲剧命运

五、总结

“覆巢无完卵”源自《后汉书》,原意是孔融在面临死亡时对家族命运的感慨。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关注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危机中的相互依存性。

项目 内容
成语 覆巢无完卵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
原意 整体毁灭,个体无法幸免
历史人物 孔融
现代应用 政治、商业、文学等
哲理 强调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通过了解“覆巢无完卵”的出处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底蕴,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