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称是】高考,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中国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之一,主要面向完成高中教育的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决定其能否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考试。
一、高考的全称及背景
| 项目 | 内容 |
| 全称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 英文名称 |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Gaokao) |
| 考试时间 | 一般在每年6月7日、8日举行(部分省份为6月7日至9日) |
| 考试对象 | 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
| 考试形式 | 笔试为主,涵盖语文、数学、外语及文科/理科综合等科目 |
| 考试目的 | 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学习 |
二、高考的历史与发展
高考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当时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正式实施。1966年至1976年间,高考因特殊历史原因被取消,直到1977年才得以恢复。此后,高考逐渐发展为一个标准化、公平化的考试体系,成为衡量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如取消文理分科、增加选考科目、推行新高考模式等,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高考的意义与影响
高考不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中国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它为无数学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塑造了中国的教育文化。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高考压力大、应试教育等问题的讨论,但高考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的主要途径。
四、总结
高考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国家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立的重要考试。它承载着千千万万学生的梦想与希望,也在不断推动中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旨在提供准确、清晰的信息,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特征,力求贴近真实写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