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一碧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广阔的绿色景象,多用于描绘草原、森林或田野等自然景观的辽阔与美丽。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还蕴含着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一碧千里 |
拼音 | yī bì qiān lǐ |
出处 | 常见于现代文学作品,如老舍《草原》中使用过此词 |
本义 | 形容一片碧绿的景象,广阔无边,一眼望不到尽头 |
引申义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用来比喻心境开阔、视野宽广 |
二、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写自然风光 | 草原一碧千里,风吹草低见牛羊。 |
表达心情开阔 | 站在山顶,一碧千里,令人心旷神怡。 |
文学描写 | 青山绿水,一碧千里,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误用情况 | 正确用法 |
用于城市景观 | ❌ “城市一碧千里”不恰当,因城市多为建筑,非绿色自然景观 |
用于夜晚景色 | ❌ “夜晚一碧千里”不符合成语本意,应描述为“月光如水”等 |
用于抽象概念 | ❌ “思想一碧千里”属于不当引申,成语应保持其具象性 |
四、总结
“一碧千里”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主要用于描绘大自然的辽阔绿色景象。它不仅表达了视觉上的美感,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在使用时需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误用。通过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