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膏肓之疾故事来源是什么

2025-11-19 02:27:28

问题描述:

膏肓之疾故事来源是什么,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02:27:28

膏肓之疾故事来源是什么】“膏肓之疾”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常用来比喻病情已到无法救治的地步。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下面将从出处、含义、典故及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膏肓之疾”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年》。故事讲述的是晋景公梦见自己被两个童子(象征疾病)占据体内,最终病重不治。这一典故后来被引申为对不可救药的疾病的比喻,也用于形容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古代医学中,“膏”和“肓”是人体内的两个重要部位,被认为是药物难以到达的地方,因此“膏肓之疾”常用来形容病情严重,治疗无望。后世多用此成语来比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无法补救。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膏肓之疾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
原文出处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故事背景 晋景公梦中被两个童子占据体内,表示病情已到无法救治的地步。
含义 比喻病情严重,无法治愈;也比喻事情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医学解释 “膏”与“肓”是人体内难以用药到达的部位,象征病入骨髓、无药可救。
现代用法 多用于比喻问题严重、难以挽救,如企业濒临破产、政策失误等。
文化影响 成为文学和历史中的常用表达,强调对事物发展过程的预见性和警示作用。

三、结语

“膏肓之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对疾病、命运和人生的看法。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要早作准备,避免走到“膏肓之疾”的境地。通过了解其来源和演变,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度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