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委会扩大会议什么意思?】在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支委会扩大会议”这样的说法。对于不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来说,可能会对这个术语感到困惑。本文将从定义、特点、目的和参会人员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概念总结
支委会扩大会议是党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召开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是在常规支委会的基础上,邀请非支委成员参加。这种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广泛地听取意见、增强民主决策的透明度,同时促进党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二、主要特点
1. 参与人员扩展:除了支委会成员外,还可能包括普通党员、群众代表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
2. 议题范围广:涉及支部工作的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要活动安排等。
3. 决策更具代表性:通过扩大参会范围,使决策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
4. 强调民主集中制:既体现民主讨论,又保证集中统一领导。
三、主要目的
目的 | 说明 |
增强民主性 | 通过扩大会议,让更多人参与讨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提高透明度 | 让更多党员了解支部工作情况,增强组织凝聚力 |
推动工作落实 |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部署,确保任务顺利推进 |
加强联系 | 促进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交流 |
四、常见参会人员
参会人员 | 说明 |
支委会委员 | 会议的核心成员,负责主持和决策 |
普通党员 | 根据会议内容决定是否列席或发言 |
群众代表 | 如入党积极分子、优秀群众等,体现民主参与 |
党建工作相关人员 | 如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协助会议组织 |
特邀人员 | 如上级党组织负责人、业务部门代表等 |
五、适用场景
- 党员发展、转正等重要事项
- 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制定
- 重大活动安排与部署
- 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
- 重要政策学习与传达
六、注意事项
1. 提前准备材料:会议前应准备好相关议题材料,确保会议高效进行。
2. 明确会议议程:提前公布会议内容,让参会人员有充分准备时间。
3. 遵守会议纪律:参会人员需按时到场,认真听取意见,积极参与讨论。
4. 做好会议记录:详细记录会议内容,作为后续执行和归档依据。
七、总结
“支委会扩大会议”是一种在基层党组织中常见的组织形式,旨在通过扩大参会范围,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它不仅是加强党内民主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方式。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和配合党组织的工作。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支委会扩大会议 |
定义 | 在支委会基础上,邀请非支委成员参加的会议 |
特点 | 参与人员扩展、议题广泛、决策代表性强 |
目的 | 增强民主性、提高透明度、推动工作落实 |
参会人员 | 支委委员、普通党员、群众代表、特邀人员等 |
场景 | 党员发展、年度总结、重大活动等 |
注意事项 | 准备材料、明确议程、遵守纪律、做好记录 |
如需进一步了解支委会与其他党组织会议的区别,可参考相关党务资料或咨询所在党支部。